<address id="1lhtr"><listing id="1lhtr"></listing></address>

<noframes id="1lhtr">
<span id="1lhtr"><th id="1lhtr"><th id="1lhtr"></th></th></span><noframes id="1lhtr">
    <noframes id="1lhtr"><form id="1lhtr"></form>

    <address id="1lhtr"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1lhtr"><th id="1lhtr"><th id="1lhtr"></th></th></address>

      (漢)字典解釋


      拼音:hàn

      繁體:

      筆畫:15

      五行:

      部首:

      1. 天河:銀~。云~。氣沖霄~。

      2. 成年男人:~子。老~。

      3. 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:~族?!耍ǎ幔疂h族人;b.指漢代的人)。

      4. 中國朝代名:~代?!`(a.漢代的隸書。b.具有東漢碑刻風格的隸書)。

      〈名〉

      1. (會意。從水難(省去隹)聲。音熯。本義:水名。即漢水)

      2. 同本義,又叫漢江,長江的最大支流 [the Hanshui River]

        漢, 漢水也。上流曰漾?!墩f文》

        徐偃王處 漢東?!俄n非子·五蠹》

        達于漢陰?!读凶印珕枴?/p>

        漢之陰。

        收眾漢南?!顿Y治通鑒》

      3. 又如:漢女(傳說中的漢水女神);漢津(漢水);漢陰(漢水南岸。水南岸背太陽叫陰,水北岸面太陽叫陽);漢渚(漢水水邊;漢水)

      4. 銀河。也稱云漢、銀漢、天漢 [the Milky Way;the Galaxy]

        星漢燦爛?!懿佟恫匠鲩T夏門行》

      5. 又如:漢沂(銀河邊);漢清(即清漢,天河)

      6. 朝代名,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,國號漢,共歷24帝,統治406年 [the Han Dynasty]

        匈奴留 漢使?!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

        不知有漢?!?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
        其實漢賊?!顿Y治通鑒》

        廢漢自立。

      7. 又如:漢宇(漢室。指漢朝。也稱漢家);漢軍(漢朝的軍隊;元、清時稱以漢人編成的軍隊);漢風(漢代的威風或詩風);漢唐(漢代和唐代。因兩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,故常常并稱)

      8. 民族名。漢族的簡稱 [the Han nationality]。如:漢民族(即漢族);漢禮(漢族禮儀)

      9. 漢族人 [the Han people;the Hans]。如:漢軍旗(漢族依照滿洲兵制編入漢軍各旗的人);漢旅(漢人軍隊);漢兒(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對漢人的稱呼)

      10. 男子的俗稱 [man]。如:醉漢(喝醉了的男子);單身漢(沒有妻子的人);莽漢(粗魯冒失的男子);老漢;壯漢

      11. 國名 [Han state]

      12. (公元 221—263)三國之一。史稱季漢,又稱蜀漢。劉備所建

      13. (公元 304—329)東晉十六國之一。西晉時劉淵稱漢,后改為趙,史稱前趙

      14. (公元311—347)東晉十六國之一。西晉時李雄稱帝,國號成,至李壽時,改號為漢,史稱成漢,也稱后蜀

      15. (公元917—971)五代十國之一。劉隱稱帝,國號漢,史稱南漢

      1. 漢白玉 hàn bái yù

        [white marble] 一種白色大理石,可以做建筑和雕刻的材料

      2. 漢賦 hàn fù

        [fu--poetry in Han Dynasty] 賦是漢代流行的主要文學體裁,從《楚辭》發展而來,并吸收了荀況《賦篇》的體制和縱橫家的夸張手法,形成一種兼有詩歌與散文特征的文學形式。有大賦與小賦之分,大賦多寫宮廷生活,小賦富于抒情

      3. 漢家 hàn jiā

        [Han Dynasty (206B.C-200A.C)] 即漢朝

      4. 漢奸 hàn jiān

        [traitor (to China)] 原指漢族的投敵者,后泛指賣國求榮、效忠外敵的叛逆者

      5. 漢劇 hàn jù

        [Hanju opera] 主要流傳于湖北的一種地方戲劇,以西皮、二黃為主要腔調,對京劇形成影響巨大。也稱漢調

      6. 漢口 hàn kǒu

        [Hankou] 地名。湖北省武漢市,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北岸的京廣鐵路線上,古稱夏口。原屬江夏縣,地處水路交通樞紐,1949年與武昌、漢陽合并為武漢市

      7. 漢民 hàn mín

        [the Han people][口]∶指漢族人

      8. 漢人 hàn rén

        [the Han People;the Hans]

      9. 漢室 hàn shì

        [Han Dynasty (206B.C-220)] 即漢朝

      10. 漢書 hàn shū

        [Han Shu(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)] 書名,東漢班固撰。父班彪繼《史傳》而作《后傳》,六十五篇,固以其父所續不詳,又綴集史料,撰成本書。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,下迄公元24年劉主更始二年,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內,共二百三十年,有十二紀、八表、十志、七十列傳一百篇,其中八表和《天文志》未完稿,由其妹班昭續成,成為我國第一部斷代史

      11. 漢水 hàn shuǐ

        [the Han River] 中國中部的一條河,長江最長支流,發源于陜西南部米倉山,流經陜西南部及湖北,在武漢入長江,全長1532公里

      12. 漢學 hàn xué

        [the Han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]∶漢代人研究經學著重名物、訓詁,后世因稱研究經、史、名物、訓詁、考據之學為漢學

      13. 漢語 hàn yǔ

        [Chinese] 漢族的語言。構成漢藏語族的一個分支,其口語形式差別很大,但有共同的以形象符號直接體現詞意而與發音不相聯系的書面體系。主要方言分北方話、吳語、湘語、贛語、客家話、閩北話、閩南話和粵語等

      14. 漢語拼音方案 hàn yǔ pīn yīn fāng àn

        [the Scheme for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] 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,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。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,并用附加符號表示聲調,是幫助學習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

      15. 漢藏語系 hàn zàng yǔ xì

        [Sino-Tibetan family] 包括藏語和漢語有時還包括泰語的一個語系

      16. 漢中 hàn zhōng

        [Hanzhong]

      17. 漢主 hàn zhǔ

        [the emperor in the Han Dynasty] 漢朝君主

      18. 漢字 hàn zì

        [Chinese characters] 記錄漢語的文字?,F用漢字是從甲骨文、金文、篆文、隸書演變而來: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,象形變為象征,復雜變為簡單;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、表意到形聲。一個字一個音節,絕大多數是形聲字。朝鮮、越南、日本曾使用漢字千余年

      19. 漢子 hàn zi

        [man;fellow]∶男人

        你這漢子,甚不通變。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,你還不省?--《西游記》

      20. 漢族 hàn zú

        [the Han nationality] 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,分布在全國各地

      中夏易經起名網(營業執照)

      電話:13519481313

      Q Q:650935

      微信:18893801391

      郵箱:650935@qq.com

      網址:www.zhxia.net

      起名微信
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